、手术时机:PPC的手术时机至关重要,PPC形成约需2w时间,而囊壁成熟一般需6w时间。手术过早则囊壁“未成熟”,而且有自行消退的可能,手术过晚,则PPC的并发症发生率增加。

发病4w~6w的PPC约有25%~70%可自行消散,而发病6w后自行消散者仅5%左右,2w以上者则很难自行消散,且将有80%的病人出现继发症。

许多因素影响囊肿能否消退和消退的速度:如囊肿的大小、囊壁的厚度、有无钙化、囊肿与主胰管有无交通、囊内液吸收程度等。一般认为:囊肿壁厚;胰管与囊肿交通;有慢性胰腺炎,囊肿存在的时间过长(>6周)者,一般难以自行消退。胡以则等报告囊肿破裂、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近40%,高于囊肿自然消散率。有作者报道囊肿形成6w内手术者病死率高达60%,而晚期手术病死率仅9%,因此,动态观察囊肿变化,选择最适宜的手术时机是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手术死亡率的关键。

判断囊壁是否已成熟仅根据临床病史和影像学检查不一定完全可靠,血清陈旧淀粉酶(oldamylase)的测定能提供可靠依据。陈旧淀粉酶是胰淀粉酶被潴留在囊腔内一定时间后经去氨基而产生的同功酶,该酶的出现,常提示囊壁已成熟,可行内引流手术。术后若该酶仍持续增高则提示囊肿复发或有残囊存留。除非是囊肿形成的早期、囊壁尚未成熟或囊肿较小者,PPC一般均需采取手术治疗。若囊肿较大或增大迅速有破裂危险及不能排除胰腺囊性肿瘤者更应尽早手术。

2、手术方式:对慢性期病人,如囊肿较大或出现并发症者宜及时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应根据囊肿形成时间、病期、囊肿大小、部位、数目、有无并发症以及病人全身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而定。

()外引流术:分为囊肿造袋术和囊肿置管引流术。

囊肿造袋术是将囊壁切口缝合于腹壁,使囊内容物直接引流至体外。偶用于囊壁未成熟但有感染、胰腺脓肿及全身情况较差者或小儿损伤性PPC。此术式可造成大量水、电解质、蛋白质和胰液丢失,对局部皮肤有腐蚀作用,且因有经久不愈的瘘管而需再次手术,故目前已少用。

囊肿置管引流术仅适用于6w内的早期囊肿及囊肿合并感染、破裂或出血需行急诊手术者,也可丢失大量胰液、水与电解质,易形成胰瘘和腐蚀性皮炎。外引流术后部分易复发,多因囊液引流不畅,过早拔除引流管所致。主张拔管前行多次B超、CT复查或囊腔造影确定囊腔消失后,再试夹管w,然后逐渐退出引流管,如囊腔经久不闭或伴有胰瘘者可经引流管注入硬化剂或抗生素等促使囊腔粘连闭合。

(2)内引流术:目前被认为是首选的外科治疗方法。适用于囊液淀粉酶含量高者,一般在囊肿形成后6w~2w为宜,可选用与胃、十二指肠、空肠等吻合,要求符合生理、简单可取、引流通畅,且能有效地避免返流。最常用的是囊肿空肠Roux-Y吻合术。吻合口应置于囊肿的最低位,吻合口口径宜大于25px。但术后可能出现囊肿复发、出血或感染等。行内引流手术时,当剪开囊壁将囊液吸净,并检查囊壁的厚度、光滑度,若厚薄不均要注意有无囊腺瘤或囊腺癌的存在,应快速冷冻切片后再行相应手术。彭淑牖等介绍用序贯式外、内引流治疗PPC。其术式的特点是引流管借道胃腔,从腹壁直接引出。经过胃腔的一段导管无侧孔,囊肿只和外界交通(为外引流)。经过一段时间将引流管拔除后,如有胰瘘存在,则直接流入胃腔而成为内引流。此法要求胃后壁要与囊肿紧密粘连。其引流管的口径为P24之气囊导管或蕈样导管或其他大口径的引流管。

(3)囊肿切除术:理论上是最理想和最彻底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多发性囊肿,无论内、外引流均有复发可能。但仅适用于胰尾部体积较小而被膜完整者。大囊肿因有炎症并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且囊壁周围是其邻近的腹内器官,不可能完全切除,故实际应用受到限制。术中不能排除胰腺囊性肿瘤可能者,应常规切取部分囊壁组织作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以确定病变性质,如为胰腺囊性肿瘤应行囊肿或合并胰腺部分切除术。

(4)胰腺切除术:常用于胰腺有严重病变或不能排除胰腺囊性肿瘤者,可行胰腺体、尾部切除术、胰尾脾联合切除术、胰腺次全切除术或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5)其他引流方法:

①经皮抽吸与经皮置管引流:在CT或B超引导下,穿刺囊肿抽吸囊内液体,约于30%病人可使囊肿消失。缺点是液体可再集聚,需反复抽吸。在针刺抽吸时,经皮置入引流管,可免除反复抽吸,尤适用于与胰管交通的假性囊肿。当引流管无液体流出时,往往意味着瘘管的闭合,可以停止引流。但在拔管前应注意排除引流管阻塞。经皮置管引流适用于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假性囊肿,有效率67%~9%。为了防止感染,引流管应反复冲洗。此法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但对囊壁较厚、囊腔与主胰管相通、囊肿已侵犯较大血管导致大出血或囊肿已破至腹腔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者不宜使用。

②内镜囊肿肠吻合术(ECE):ECE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内镜囊肿胃吻合术(ECG),一种是内镜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ECD);亦有少数经内镜放置支撑内引流管(Stent)。适应症是经CT检查或钡餐检查,证实胃或十二指肠被囊肿压迫而且接触十分紧密,即囊肿和胃或十二指肠有紧密的粘连或囊肿壁与胃肠腔相距不超过25px者,在内镜下通过电刀或激光烧灼切开胃或十二指肠与囊肿壁而形成一“吻合口”。亦有人用经内镜置鼻囊管、囊肿胃支撑内引流管的报道。有人主张取经十二指肠乳头途径,通过vater壶腹将导管置入假性囊肿内。杨秀疆等报道超声内镜下穿刺法引流治疗PPC取得成功。梁中骁等开展了腹腔镜下手术治疗PPC。也有人报道用双“J”导管、双猪尾巴导管治疗的经验。









































皮肤病医院哪家好
湖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ys/551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