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胰瘘专科治疗医院 >> 胰瘘预防 >> 医疗动态仁济南院完成首例ERCP术,为
近日,仁济南院在胆胰外科李可为主任医师的带领下,普外科、消化科、消化内镜室以及手术室共同参与,联合成功实施首例ERCP手术,通过内镜下置入胆道支架,为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胆总管结石、胆管炎患者解决了胆管梗阻,避免了传统开放性手术的痛苦,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1天便可恢复饮食,3天后顺利出院。该项技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仁济南院ERCP治疗胆胰疾病的相关技术空白,同时一次性完成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内镜下胆管括约肌切开术以及内镜下胆管支架植入术3项四级消化内镜诊疗技术。
↑仁济南院ERCP团队
国庆假期即将结束时,患者刘女士因中上腹疼痛来院急诊就诊,在完善查体和相关检查后,发现刘女士既往有胆囊结石的病史,本次结石排出胆囊后进入了胆总管,同时嵌顿在胆总管远端,造成胆总管梗阻,同时引起胆管炎和胆源性胰腺炎。在经过2天的药物治疗后,患者症状有所好转,胰腺炎症状及检验指标均有所好转,但黄疸却进一步加重。综合考虑后认为患者的胆总管结石问题并未解除,同时难以通过药物达到治疗目的。消化内科、消化内镜室以及普外科医师集体讨论后,认为ERCP是解除患者胆管梗阻最为有效、安全的方法。
为了首次ERCP操作的顺利完成,消化内镜室护理组长刘燕带领内镜室护士认真学习ERCP操作的相意事项,仔细准备了操作中可能需要用到的设备和耗材,手术室刘菁护士长特地安排了有C壁X光机和射线防护设施的手术室。在完善所有的术前准备后,10月11日下午,普外科李可为主任、吴琳石医师以及消化内科沈煜枫医师开始为患者进行ERCP操作,进镜、寻找乳头、插管、胆管括约肌切开、胆管支架植入,一系列的操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随着胆管支架释放,胆汁从支架引流入十二指肠,仁济南院首例ERCP宣告成功。术后当天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便从之前的umol/L降到了43umol/L,术后第二天患者恢复饮食。
李可为主任介绍,ERCP(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tography,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技术,就是通过口腔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经十二指肠乳头进入胆管、胰管进行造影及其它诊疗操作。ERCP技术一直是诊断胆管、胰管病变的金标准,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它已从单纯的诊断性技术发展为以治疗为主综合性技术,是现代胆胰病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适应症为胆管结石、肿瘤、炎症、寄生虫等不明原因的阻塞性黄疸、复发性胰腺炎、胆源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胆胰先天性畸变、胆胰管汇流异常、胆胰手术、外伤后胆瘘、胰瘘、胆囊切除、胆管手术后症状复发、奥狄氏括约肌功能紊乱、十二指肠乳头、壶腹部肿瘤等疾病。ERCP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费用低、恢复快及可重复操作等优势,目前已成为胆胰疾病的首选诊疗方法。
↑胆道支架缓解胆道梗阻示意图
背景介绍
虽然近几年内镜技术发展迅速,但ERCP仍然是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内镜技术。因此医院内开展。能熟练掌握其技术的医师在国内也少之又少。此次在仁济南院院领导、消化研究所房静远院长以及仁济消化内镜中心戈之铮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南院消化内镜室成功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奥林巴斯TJF-V十二指肠镜以及西门子平板胃肠机(近期到位),为开展ERCP造福浦江及周边居民打下了良好的硬件基础。自仁济南院开张以来,消化内镜室在陈胜良主任和戴军主任的带领下先后开展了胃肠镜及无痛胃肠镜检查、各类内镜下止血技术、APC及EMR等内镜下息肉摘除术、各类消化道狭窄的扩张及支架置入术、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术、染色内镜及放大内镜、用于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的ESD(内镜粘膜下剥离术)以及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MUSE及ARMS技术。此次开展ERCP技术完善了内镜下治疗胆胰疾病的空缺,医院增加了十余项四级消化内镜诊疗技术。
同时,近年来仁济南院普外科在王坚主任及孙建华主任的积极倡导和带领下,以及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胆胰疾病手术领域发展迅速,在胆道疾病的微创技术上也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目前,随着ERCP技术开展,仁济南院普外科实现了针对不同胆道结石的分布特点,应用不同组合方式的多镜联合(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腹腔镜)治疗,肝胆管结石患者的治疗进入了更加多元化,精准化,可视化,微创化,规范化的新时代。
胆道结石微创治疗专科门诊时间:每周四上午
长按识别上方
仁济南院官方公众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多少钱能治好北京治白癜风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