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不息笃定前行(李玉容)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松滋撤县建市已二十年。在这七千多个日日夜夜,无论严寒还是酷暑,冰天还是雪地,松滋的医务人员在市、局卫计委的正确领导下,本着“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用梦想引领前行,积极探索,用辛勤的汗水和默默地坚守为广大父老乡亲的身体健康谱写了一曲曲生命的赞歌,树立了卫生事业一座座令人景仰的丰碑。

“医生啊,如果我得的是癌症就直接告诉我,我不怕,今天做检查就是儿子开车送来的。儿子说现在党的政策好,农民住院也报销,叫我治病不心疼花钱咧。”一位在做肠镜检查的婆婆躺在治疗床上说。在新农合试行初期,婆婆担心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治病要花很多钱,给家人添负担,所以大便带血医院做检查。在外打工的儿子得知情况后火速返家,极医院的。经过检查和医生的诊断分析,儿子了解到母亲患的是肠息肉,治疗方法简单效果好。经过三、四天的治疗,婆婆要出院了,临别时她的儿子特地买来水果,感谢科室医护人员对他母亲的关心,感谢新农合为他母亲住院减免了一部分钱。是啊!人食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之说?想想过去,有多少患者因为昂贵的医疗费用便望而怯步,强忍病痛不肯医治,使得小病酝成了大病,大病酿成了不治之症,最后导致亲人阴阳两隔,留下了多少人间遗憾?“吃不穷穿不穷,但得病可以让人一生穷”——看病贵呀!新农合、城保政策的运行初期,曾经有许多人质疑过它们的可行性。但惠及全民的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有利无弊,很快便为老百姓所接纳。随后出台的低保、慢保、五保等优抚政策,真真切切给老百姓的有病就医带来了福音。

“病人是医者的衣食父母”,从医的前辈们如是说。精湛的医疗技术,优质的服务态度,是从医者永恒追求的目标。社会的进步,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健康理念的普及……为医患关系的和谐埋下了隐患。松滋市、局卫计委的领导时刻心系着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于二零一四年四月二十日推行了“先看病后交钱”的惠民措施,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和赞赏,以至中央电视台播放了这一幕——这是一份何等的殊荣啊!两年来,这一措施的实行博得了广大群众和医务人员的高度赞扬——为患者的及时就医,医患关系的和谐开辟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医院是松滋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于医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顺应民意,不断地引进新技术,培养精人才,推行优服务,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给本市八十四万人口及周边县市的人民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如今,九个省级重点专科的脱颖而出,二十多个专科系统疾病科室的成立,新技术新项目的层出不穷,各种大型先进设备的饱和运转,新院筹建的宏伟蓝图……其中的点点滴滴,凝聚着我们医务人员对医学领域的无限敬畏,对患者生命的精心呵护。床位的紧缺,为患者的及时治疗带来了诸多不便。“刚出沼泽地,又入迷雾林”——看病难啦!老百姓好不容易挣脱了“看病贵”的苦楚,现又陷入了“看病难”的困境。面对那一张张被病痛折磨的面孔,一声声因无床而不能及时治疗的叹息,全院上下同心协力,力挽狂澜,开展了电话预约、下乡对口援建等多种特色服务,有效疏理了“急诊优先,慢病随后,上转下送”的就诊秩序,缓解了就诊压力。那一封封的感谢信,一面面的锦旗,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医护人员爱岗敬业、团结奋进的故事。健康直通车的真实写照,大型义诊时的传经送宝,专家教授的电视讲座……我们医务人员以不同的方式向人们传达着“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知识信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瞧!每到傍晚,小区门前、广场上翩翩起舞的娱乐族,南湖边、北湖边快步竞走的健身族……到处传递着“健康是福”、“生命在于运动”的信息。

回忆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在松滋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上,在卫计委领导的英明决策下,松滋的全体医务人员以孜孜不倦的饱满热情,精益求精的务实态度,肩负着社会赋予的重大责任,追逐着充满希望的完美梦想。不管前方的路有多坎坷,只要有梦,任何困难都不能使我们动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松滋的卫生事业会在竞争的激流中劈波斩浪,引领潮流——“看病必将不贵,就医也会不难”。

岁月札记(向常艳)

朋友圈中满赛着春暖花开心旷神怡的美景,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各类淡淡的花香,春风轻柔地在指缝间缓缓流淌,宛如那如水的流年,在不经意间划过那片匆匆而过的岁月。

科室篇

年3月28日,是普外二科搬迁至外科大楼四周年纪念日。

走进宽敞明亮、温馨整洁的病区,由衷地感觉我工作在普外二科这个传统优良、和谐奋进、温馨有爱的大集体中是我的幸运和幸福!从年轮转到外二科至今,普外二科就像我的一个家一样,来来往往亲密协作的医护同事就像我的家人一样,包容我的缺点,分享我的收获,见证我的成长。

从最多收治三十名患者的外二科到如今能收满六十余名患者的普外二科,匆匆岁月,人事更替,不变的是团结和谐、务实奉献、创新奋进的团队文化。

这里,为医院各个角落的岗位输送了优秀的人才,有医院现任的院长,院纪委书记、市场部主任、多科护士长及在很多科室默默奉献着的医护人员。这里,是医院乃至全市普外科疾病救治的起源地,在甲乳外、胸外、小儿外、肝胆脾胰胃肠外科及烧伤外科等领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肺叶切除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及胃肠肿瘤切除术等均已达到全市领先水平。这里,是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开展的示范病区,设身处地的为患者提供便捷服务,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普外二科去年协同普外一科,创上了省级普通外科重点专科。今天,普外二科依然会不懈努力,医院十三五规划的大框架下,医院改革、医院创建、新院建设等的大好契机,在普外专业救治、新业务新技术开展及护理精细服务方面不断创新发展。

个人篇

又到年轻护士轮转科室季,一美小护电话中的不舍倾诉及隐隐啜泣,让我所有的安慰都觉苍白,哗啦啦!似乎把悄悄从我指缝间划过的无情岁月又拉回到了我的眼前。

我从年轮转到外二科至今,先后轮转了急诊科、传染科,陌生、茫然、不舍、淡然……从一个老师们眼中胆小实诚的小丫头或小妹,已成了现今科室美护们的长老或“向麻麻”;从一个未婚的小护士,到如今已为人妻为人母、成为高考生家长、成为有近十年管理经验的护士长……不断出出进进的或笑或哭的患者,融洽相处同苦同乐的不断更新的同事亲人,护士繁琐工作的磨炼洗礼,护士长角色的承担历练……岁月的风尘,如流云般消失在茫茫苍穹;杂乱的思绪,如手中轻扬的细沙飞舞在醉人的夜!

瞬间,只感悟生命的脆弱及无常!希望人人都能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健康的活出最好的自我。感恩生活的眷顾和关爱!让我们拥有一份足以养家糊口的工作,一群同甘共苦的朝夕相处的同事,一个展示自我实现自我的“松滋市医院”这个大舞台。

岁月无情,带走的是昨天留不住的年轮和沧桑;岁月静好,展现的是今天屡屡耀眼的阳光和奋笔疾书的闲情雅致,还有明天更好的良辰美景和春暖花开!

亲,我们一起加油!送给自己,也送给每一位棒棒哒的美小护!

呓语(冯菊梅)

术后第二天,她仍然处于浅昏迷状态。时而清醒,时而迷糊。

医生查房离开后,他俯在她耳边,轻声说道:“我去大姐家休息会儿,中午来。”她缓缓睁开疲惫的眼睛,看了看他,有些不舍:“你,亲我一下。”他用嘴唇在她的额头,印上了浅浅的吻。

他松开了握住她的手,站了起来。“不许走,”她有气无力地说“你……欠我的……不要走……不要……。”他听从她的,乖乖地坐在了她的病床边,眼神里充满了温柔,把她的手又放在了他的手心里。

从手术室回到病房,他一直守在她身边。她的手背上,扎着输液的针头。他担心她的手冷着了,他担心她在睡梦中动了手背,就一直这么握着她的手,从未松开。只要她的手稍稍一动,他就能感觉到。然后看着她的表情,看着她需要什么。他要让她感觉到自己的温暖,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关爱。

他所做的这一切,她心里都明白。她知道他很累,她知道他的身体欠佳。她也知道,他陪她已是两天没合眼。可是,她就是不让他离开。

她的身体一向很好。有时还和同事们开玩笑:我怎么就不得病啊?这次单位体检,她也认为是例行公事。当主任把结果告诉她后,她简直不敢相信、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跑到病理科,要去看那张她自己的组织切片。

片中的细胞,让她惊慌失措!

为了努力地强迫自己镇静下来,她的下嘴唇竟咬出了一道深深的血痕。

长时间的呆立和沉默。

她是医生。医生安慰病人的那些话,到了她这里,已是苍白无力。她用双手揉搓着自己的脸颊,让面部的肌肉尽显松软、平静。回到家,躺在床上,双手放在胸口,是怕那心脏突然跳出了体外,呆呆地望着屋顶,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凄凉。觉得这么多年生活的奔波,生命的忙碌,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生命竟变得如此脆弱。

她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她的心,如拉锯般的绞痛。

这一切,已是不可逃避的事实。当面对这无奈的人生,当面对无法选择的时候,只有接受。

她是一个坚强的女子。一阵从大脑头皮到脚心的巨痛过后,她的心里反倒清理了很多。一种对生命的渴望涌上心头,一遍又一遍的告诉自己:相信科学!积极治疗!决不退缩!

术前检查,一切正常。在听完医生的术前谈话、签完了所有的需要的签名回到病房时,她感觉自己的双腿有些软,甚至迈不开脚步。恐惧?后悔?都有。还想逃跑、回家。而面对老公时,她仍旧装着很轻松的样子。她就这么个人,不想把自己的痛苦,不想把自己的不安,传染给关心她的人。

术后第一天查房,给她做手术的医生都来到了病床边。虽说因麻药作用迷迷糊糊,但清醒的听觉神经让她听到了医生所讲的一切:手术共进行了7个小时。其中术前和术中,出现了两次休克,心跳、呼吸、血压突然急剧下降。两次抢救的时间共用去了一个小时。最后只听医生说“第二次休克,我们仅仅只是划破了皮肤。当时我们有放弃手术的念头。但是,你这个手术是非做不可的。我们尽了所有的力量进行抢救。这是一个考验我们的大手术。冒着很大的风险。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们也不知道。密切观察。”

医生离开后,他有事出去了。离开不到两分钟,她的心跳呼吸血压又突然下降,再次出现休克。当时只感觉浑身是汗,眼睛突然看不清东西,雾蒙蒙的。她用尽全身力气,对身边的大姐说“快,医生!”说完这话,全然不知后面所发生的一切。她再次醒来时,周围除了多了些医生和护士,还有很多监测仪器摆在她的两侧。手指上,套着夹子。鼻孔里插着氧气。右侧的颈动脉处和气管切开处,都插上了的管子。颈动脉和气管,在术中就已经被切开,这是她的救命通道。

同住一室的病友说:“姐姐,你把我们都吓着了。你不知道啊,医生是用什么东西抢救你啊,像电视里看过的,医生的双手各握住一个电极板,在你的胸脯上一电一电,这样才把你给电过来的。”

她害怕了。一个意志多么坚强的她,一个身体素质优良的她,连续的几次休克,把她吓怕了。生命的如此脆弱,让她感到是那样的苍白、无助。她不想让自己的身体就这么轻易被病魔夺去。可是,她身体的虚弱,让她到了极限,连那轻轻地翻身都需要帮助。整天整夜的输液,让她卧在病床无法动弹。除了伤口的疼痛,她的胸口,她的后背,腰椎尾椎,疼得不能动弹。病痛的煎熬,连续的休克,更让她害怕他的离开,怕再也见不到他。她不想让他离开自己半步,口中一遍又一遍地喃喃呓语:“不许走”“不要离开我”“不要……。”每次说完后,又昏沉沉地睡着了。有时说这些话,是在昏睡中毫无意识的说出,根本就没醒。

照顾她的,还有他的姐姐,她的妹妹,还有她的闺中好友。可在她心里,只有他,只要他。他的关心,他的照顾,是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

望中昏迷中脸色如白纸的她,听着她的喃喃呓语,他的心,几乎悬到了嘴里,一阵一阵地痛,感觉随时都有可能被撕碎而砰出。他的眼里,盛满了疼爱。眼泪,时不时地溢了出来。他就这么一直望着她,一直陪着她,望着她细微的神色和表情,陪着她的煎熬和疼痛。

术后第三天,她完全清醒了。睁大了双眼,看着一直陪着自己的他,泪水在眼睛里打转,模糊着视线,对他说:对不起。他噙着的眼泪,静静地顺着脸颊流了下来。“疼,就说出来吧,我想听。”她轻轻摇摇头,微笑着说:“有你在,我不疼。”

她信上帝。她相信,这是上帝送给他俩的礼物。生命在于她,无所谓长短。疾病,是人生中必经的磨难,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没有这次突然的疾病,不会发现她如此强烈地渴望他在她身边。她不知道他有多么在意她关心她。他的关爱,温暖着她,感动着她。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种相濡以沫往往是唯一的,是可以感天动地的。

现在,她以全新的面貌回到了她热爱的工作中,表现她对病人的关爱,对工作的执着。充实而愉快。

空闲时,她又和同事们一起,到近郊去游玩,坐望蓝天白云,睡卧柔草顽石。享受着花的妩媚,水的清秀,树的挺拔,草的娇美。

人生如梦,草木一休。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何不学那些草木,把根深深扎进泥土,集天地之精华,凝山川之灵气,取草木纯然之色,尽染人间自然之美,让短暂的人生,生活得光彩有力!









































北京看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最正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zl/450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