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胰瘘专科治疗医院 >> 胰瘘治疗 >> 胃癌患者的营养问题五大原因nbsp
第十九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年CSCO学术年会上,中医院丛明华博士就胃癌患者的营养问题与对策进行了介绍。
图1丛明华博士正在发言
胃癌患者营养问题的发生原因
1.疾病本身导致的厌食、抑郁相关性厌食使食物摄入减少。
2.机械性因素造成的摄入困难。
3.胃手术术后消化道结构功能的改变。
4.化疗及放疗引起的吸收和消化障碍。
5.合并有分解代谢增加的因素,比如感染或手术治疗肿瘤相关的营养不良可导致感染率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增加,并降低治疗的耐受性/响应,进而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生存。
随后,丛博士就治疗策略的标准流程指引进行了介绍,并为肿瘤患者的评估干预进行了介绍,见下图。
图2治疗策略的标准流程指引
图3肿瘤患者的评估干预
营养治疗计划的途径包括饮食与营养教育、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等,治疗遵循五阶梯计划,当下一阶梯不能满足60%目标能量需求达3~5天时,应选择上一阶梯。
图4营养不良的五阶梯治疗
年ASPEN指南推荐标准化的「全和一」三腔袋。
不同类型的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方案
1.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放)疗的营养治疗
如果患者能够进食,没有完全梗阻,但摄入量不能满足目前需要量:营养教育+口服营养素补充
仍不能满足目标需要量:尽早置入空肠营养管行管饲营养。
如果患者不同意实施置管:补充性肠外营养或全肠外营养支持。
新辅助阶段是否能够行支架:需要更多证据。
2.胃癌围手术期
营养治疗术前营养:6个月内体重丢失大于10%,SGA评定为C级,BMI小于18.5kg/m2,ALB小于30g/L(无肝肾功能损害证据),符合其中之一,建议给予术前营养支持10~14天,再行手术治疗。
免疫营养:建议给予含有免疫营养素(n-3脂肪酸、核苷酸、精氨酸)的肠内营养支持,以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术中留置空肠营养管:对于术前有体重下降,或者预计术后10天内经口摄入量低于60%的患者。
围手术期实践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主要是从代谢及营养的角度考虑,包括:避免术前长时间禁食,术后尽早恢复经口营养;将营养治疗整合到患者的整体管理中;血糖的有效管理;减少能加重应激所致分解代谢或胃肠道功能损伤的因素;早期活动。
3.术后辅助化(放)疗的营养治疗
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营养教育+口服营养素补充
不能满足目标需要量60%超过60天:补充性肠外营养支持
胃排空功能差(胃瘫):空肠营养管+管饲
4.不能手术的局部进展期胃癌及转移性胃癌姑息化(放)疗的营养治疗
患者可进流食:营养教育+口服营养素补充。以维持理想体重并保持稳定,提高治疗耐受性。
不能满足患者目标需要量,并出现体重逐渐下降,或食后腹胀明显,伴有呕吐;空肠营养管置入,包括胃镜引导下经鼻空肠管置入,或经皮胃镜引导下空肠管置入(PEI)。
如果患者空肠管不能够置入,或患者拒绝管饲:内镜下记忆性支架置入+营养教育+口服营养素补充
5.无抗肿瘤治疗措施晚期胃癌的营养治疗
营养支持治疗方法包括:营养教育+口服营养素补充(推荐高能量、高蛋白、乱烂细碎的食物,必要时可制作匀浆膳)。
不能满足患者目标需要量时:管饲营养,或记忆性支架置入。
如果患者不能通过肠内营养途径满足目标需要量时,或存在恶性肠梗阻,再次评估预期生存,如超过3个月:肠外营养支持。
如果不足3个月:按终末期胃癌患者营养治疗策略进行。
终末期胃癌的营养策略:综合考虑
6.家居患者
定期饮食教育,胃医院门诊营养咨询,至少半个月一次。养成ONS习惯,每周称量并记录体重一次。
最后,丛博士对课程进行了小结:
1.胃癌营养不良发生率高,影响预后。
2.推荐按标准流程对胃癌患者进行营养管理。
3.按胃癌治疗级别、手段选择营养治疗方式。
4.重视营养教育及口服营养补充的应用。
5.营养治疗要考虑营养素种类并量化。
丁香园发自厦门
更多精彩报道,就在丁香园第19届全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年会专题,长按云南儿童白癜风医院最好白癜风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zz/1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