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胰瘘专科治疗医院 >> 胰瘘治疗 >> 读书报告全胰切除术在胰腺疾病治疗中
南京医院胰腺中心每周一早晨7点准时开展1小时的科内业务学习,主要形式包括:1.专题讲座,由本科室医师根据近期基础或临床上的热点,查阅文献,结合本科室的病例和实际情况,进行相关专题的阐述和讨论,旨在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2.读书报告,由胰腺中心研究生进行的JournalClub形式的学术交流,对本学科前沿的研究热点进行综述,旨在提高研究生的文献阅读能力,推动胰腺中心科研工作的开展,鼓励学术交流。
本期讲者:
胡亚南硕士研究生根据其演讲稿总结
胰腺外科发展的早期,由于手术技术相对落后,为了避免胰腺术后出现致命的胰肠吻合口瘘以及对胰腺癌多中心理论的认识不足等,促使外科医生在实践中应用全胰切除术。但由于当时围手术期管理水平及胰岛素制剂、胰酶制剂较为落后,导致无论全胰切除术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还是长期生存获益方面较胰腺部分切除均未有显著改善,并且术后造成严重的代谢并发症。因此,全胰切除术逐渐被弃用。现今,随着外科技术以及围手术期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型胰岛素制剂和胰酶制剂的广泛使用,使得全胰切除术逐渐成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术式,其在治疗胰腺疾病中的价值和意义得到重新的重视。
一、全胰切除术的适应症
全胰切除术的适应症,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胰腺癌:多发病灶、胰头病灶侵犯至胰体、胰腺切缘持续阳性、胰腺切除术后复发残胰癌;
IPMN:主胰管型伴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多病灶(尤其胰腺癌家族史)
慢性胰腺炎:终末期伴顽固性疼痛者
其他:多灶性NET、Whipple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难以控制者、预防胰腺术后发生严重胰瘘、胰腺转移瘤(肾细胞癌等)
二、全胰切除在胰腺癌中的应用
1、目前,根治性手术切除仍然是唯一可能治愈胰腺癌的方法,而胰腺癌外科切除的关键是获得R0切除,对于常规术式无法达到根治性切除的胰腺癌病人,TP可显著提高R0切除率,延长无瘤生存期。
2、福建医院林荣贵等认为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胰颈切缘阳性的胰头癌达到R0切除的必要术式,部分病人能从中获益。
3、Schmidt等研究认为在单纯胰颈切缘阳性的情况下,术中由PD转为TP可显著延长病人生存期。
三、全胰切除在慢性胰腺炎、胰腺手术并发症中的应用
1、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可造成难以忍受的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2、Garcea对85例慢性胰腺炎病人行全胰切除的资料研究发现,实施TP病人术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从9.7分降至3.7分,并且对于止痛药物的依赖率也显著下降,这表明TP可有效缓解此类病人的疼痛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
3、本中心2例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病人,术后对其随访发现,上腹部及腰背部疼痛症状均较术前明显好转,生活质量也较术前明显改善。
4、全胰腺切除术可考虑作为Whipple术后严重并发症处理的选择之一。
四、全胰切除术的安全性
1、外科技术的进步以及术后管理水平的提高,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其并发症发生率取得了显著地下降。
2、近10年来,T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30天内死亡率分别为19%~69%、0~7.8%。
3、本中心病人T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死亡率为0,与上述文献结果相近。
4、TP术后主要的并发症大多为ClavienI和II级,多能经积极保守治疗后痊愈。
我本中心平均手术时间为(~)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ml,术前按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类法进行术前风险评估分级,5例II级,4例III级,1例IV级。
本中心3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病人术前ASA评估均为3级,提示病人存在基础疾病可能是导致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五、全胰切除术后的代谢问题
1、内分泌缺失所造成的“脆性糖尿病”,与I型或II型糖尿病相比,病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高,胰岛素用量不当,可能会导致危及生命的低血糖发生。
2、全胰切除术后最常见的胰腺外分泌功能变化是脂肪吸收障碍引起的体重下降,营养不良以及病人主诉持续脂肪泻。
3、文献报道及本中心研究认为,全胰腺切除术后糖尿病是可控的,通过补充外源性胰酶制剂,外分泌功能得到很好的替代。
六、总结
1、全胰切除术对有指征得病人是可行的,安全有效的。
2、术后在加强健康教育、规范化控制血糖以及口服胰酶替代治疗下,该术式近期及远期疗效较满意,术后血糖控制稳定,部分病人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JanotMS,BelyaevO,KerstingS,etal.Indicationsandearlyout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里好河南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zz/8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