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胰瘘专科治疗医院 >> 胰瘘医院 >> 我们曾接诊过一个浙江的病人
总得来说,我国胰腺癌的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应当引起我国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要关注胰腺癌高危人群的随访和筛查,大型三甲必须建立高素质的与国际接轨的胰腺癌诊治团队,推动胰腺癌诊治的规范化
潘宏铭教授:胰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为手术;对不能手术的患者,可采用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及中医治疗,如果是手术过程中切除不干净也要进行放、化疗胰腺癌的治疗原则按分期选择:
潘宏铭教授:胰腺癌的靶向治疗研究不少,但是吉西他滨联合厄洛替尼生存延长时间太短,尽管统计学差异,但是临床意义不是很明显,所以目前靶向药物治疗(化疗联合厄洛替尼、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化疗联合贝伐单抗等等)在胰腺癌的治疗当中没有太多的进展
兼任合理用药委员会委员,胰瘘的护理胃癌诊治规范制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新药审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委,csco胰腺癌委员会委员,csco肿瘤营养治疗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兼肿瘤化疗专委会主委,已发表中英论文80余篇(sci论文21篇),主编《肿瘤化疗的毒副反应和防治》、《肿瘤内科诊治策略》和《肿瘤内科合理治疗和用药技巧》等专著
ⅳ期:不建议手术,如梗阻性黄疽加重,可行引流或姑息性手术,以达到减症治疗的目的
第三是诊断技术经超声内镜穿刺活检国内与西方发达国家尚存在较大差距:目前仅北上广以及我们部分三级开展此技术,由于应用的时间不长,经验不多,对操作医生和病理学科医生的要求很高,目前尚难作为“胰腺肿块&rd胃癌术后胰瘘quo;术前常规项目开展另外缺乏专门诊断胰腺疾病的影像学
第四是早期切除率要明显低于欧洲发达国际,因为发现太迟欧洲胰腺癌手术切除率可达75%,2年生存率40-50%,5年生存率15-25%,10年生存率5-15%,胰瘘发生率仅为2.1%而国内胰腺癌手术切除率只有25%左右,5年生存率仅为5-10%
胰腺癌治疗方面不管是晚期还是术后辅助治疗,早期都以5氟尿嘧啶(5-fu)为主的单药化疗,对于有些病人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减少复发,但总体来看氟尿嘧啶(5-fu)单药的疗效是比较差的,所以到九十年代的之后,吉西他滨上市了
第二就是有胰腺癌有家族史者(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胰腺癌),家里的成员要高度重视;
第一是老年,男性,肥胖者,或年龄大于40岁,有上腹部非特异性不适者医生通常检查胆囊、胃镜,脾切除术后护理ppt但往往想不到胰腺我的病人始终感觉上腹部不舒服,到吃胃药和消炎药都没用,最后在做了胰腺的薄层磁共振增强才发现
丁香园:我国胰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呈快速上升的趋势,据《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统计,2009年胰腺癌占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7位和第6位您如何看待我国胰腺癌的防控形势?
潘宏铭 教授
丁香园:随着对分子靶向治疗的关注越来越多,化疗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地位如何?
高危人群定下来以后我们就要针对这些人群进行筛查筛查ca19-9,尽管ca19-9升高不一定是胰腺癌,但是它是相对特异的,至少对进一步检查有提示意义,而且成本也比较低ca19-9高要排除胆管、胆道的炎症,胰腺炎也可以有ca199升高如果找到了胰腺的低密度肿块,那么我们就基本找到胰体尾加脾切除术了问题所在,离诊断胰腺癌就比较近了,所以肿瘤指标还是比较重要的
两药联合方案中,gem和白蛋白紫杉醇联合能延长中位生存时间两药联合的副反应比单药大,对于老年有伴随疾病的患者还是建议吉西他滨单药,二线治疗方案5-fu,s1可以考虑
潘宏铭教授:胰腺癌有“癌中之王”说法在于,胰腺癌能切除者不足10%,一旦确诊,不手术者,70%患者的生存期不超过6个月,即使手术,术后5年生存率小于5-10%,因此,医务人员公认胰腺癌是治疗手段少、预后最差的肿瘤
潘宏铭教授:近年来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门诊时间 :
丁香园:我们知道胰腺癌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内科治疗,放疗等您能否谈谈胰腺癌的内科治疗原则,临床中应该如何胰瘘合理制定药物治疗方案?
介绍:
ⅲ期:经探查不能手术者,可进行姑息性手术,以达到明确病理性质、减症治疗的目的术后应行化疗和放疗
(4)抗癌新药如s1、白蛋白紫杉醇等用于晚期胰腺癌的治疗;
第二是我们对胰腺癌的新药临床研究创新不足很多胰腺癌研究组中没有我们中国参加,而不少肺癌的研究都开始由我们国家的牵头了
主要原因近30年来的改革开放制度,经济形式发展比较快,我国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表现在肉食在居民膳食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酒精和烟草消费人群增多
第七是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的人群比如有的农民工同志生活压力比较大,工作当中接触了一些化学物质,这也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潘宏铭教授:胰腺癌的发病率上升比胰瘘分级较快,我国胰腺癌的发病率较20年前大幅升高,每年新增病例约为5万~6万例,且有日益年轻化的趋势,胰腺癌的发病高峰期由10年前的60岁左右提前至现在的40岁左右
三药联合的副反应效果太强,不是我们首先考虑的,所以在胰腺癌的治疗当中我们首先考虑的还是单药吉西他滨、s1双药联合可以考虑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当然也有联合奥沙利铂,pfs会延长一些,但其延长不是很明显三药联用则要慎用
主持制订《中国恶性肿瘤患者营养支持与治疗的共识》、《浙江省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规范》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社会发展项目( 2010c13025)已参加国际多中心抗癌药物临床试验60多项在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恶胃癌吻合口瘘性肿瘤的化疗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国内率先开展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治疗
目前胰腺癌缺少一个比较有效的治疗手段,主要是因为发现的太迟,那么如何做到早发现呢?关键是要确定哪些人群是高危人群
丁香园:非常感谢潘宏铭教授的精彩分享,也祝愿中国的胰腺癌研究蓬勃发展
丁香园:今年发布的《胰腺癌综合诊治中国共识(2014年版)》对于中国的胰腺癌的规范诊治起到了一个引导的作用,在今年的csco大会上也有众多详细解读但是我国的胰腺癌治疗现状并不尽如人意,您认为目前我国的胰腺癌治疗和国际相比存在哪些差距呢?
丁香园:近年来,胰腺癌的治疗有哪些突破性进展呢?
第六是长期吸烟、大量饮酒以及高脂低纤维饮食的人群;
第四是慢性胰腺炎,在小部分病人中是胰体尾加脾切除术一个重要的癌前病变,特别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钙化性胰腺炎;
我们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发现胰腺癌的发病人群中糖尿病的发病率也比较高,而且糖尿病人中患胰腺癌的几率也比较高另外急性胰腺炎转化成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胰腺癌的发生率也会增高
名医门诊:周二上午(下沙院区),周三上午(庆春院区)
(2)《胰腺癌患者教育手册》的推出可以教育患者,让普通大众能够更多的来关注胰腺癌;
吉西他滨作为一种新的核苷酸类似物,由于其药物毒性低,副作用小,近年来已逐渐成为胰腺癌的一线治疗药物与5-fu单药比较,病人生活质量会得到进一步改善,也就是说cbi(癌症行为量表)评分提高了,生存时间有一定程度的延长,但是不够明显术后辅助治疗当中, rfs(无复胰瘘拔管指征发生存)也能够进一步改善
胰腺癌的术后辅助治疗目前比较重要,以5氟尿嘧啶(5-fu)以及吉西他滨单药为首选,吉西他滨是术后辅助治疗的一个标准治疗药物,已经经过多个研究证实
我们还需要研究胰腺癌的分子靶点、驱动基因是什么,只有对胰腺癌的发生、发展的机制进行治疗,疗效才能明显的提高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副院长,肿瘤内科主任,主任,博士生导师1997年9月至12月在美国loma linda 大学肿瘤中心进修肿瘤内科学,2008年1月至2月在美国mayo clinic肿瘤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
(5)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以及达芬奇机器人相继用于胰腺癌的手术治疗等
:吴广
丁香园:国内外研究表明,大约60%的胰腺癌患者在确定诊断时已发现远处转移,25%患者为局部晚期,不能胃癌术后复发症状行根治性切除术对于“癌中之王”胰腺癌来说预防显得尤为重要您认为如何才能做到胰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早期预防”?
ⅱ期:尽量以标准手术治疗,如胰十二脂肠切除术(whipple术式);术后行全身化疗;如有残留,后应行化疗和放疗
第三个就是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不典型糖尿病 ,更加要引起高度重视;
潘宏铭教授:首先是我们国家胰腺癌相对不足,胰腺癌预后差,所以研究的就少这是和西方发达国家最大的一个差距多学科综合诊治的思路不能很好的落实
(1)csco胰腺癌委员会编写了《胰腺癌综合诊治中国共识(2014年版)》,使大家能够有比较好的指导意见;
(3)北京协和已着手建立我国胰腺癌数据平台,可以推动脾切除术后发热全国的胰腺癌合作诊断,为胰腺癌研究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平台;
0期和i期: 手术切除,如位置不好、切除困难,可行术前或术中放疗;如手术切除不彻底,肿瘤恶性程度高,应行术后化疗如有残留,术后应行化疗和放疗
目前吉西他滨已经成为晚期胰腺癌的一线标准治疗药物,也是术后辅助治疗的一个关键药物当然单药的疗效还不够,关键就是如何做到两药联合
门诊:周一上午(庆春院区)
第五是患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者;
导语:胰腺癌是一种进展快、预后差、恶性程度高的消化系统肿瘤,相对于其他肿瘤研究领域的蓬勃发展,胰腺癌的研究却呈现出它独特的一面那么近年来在胰腺癌诊疗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中国胰腺癌的诊治现状存在哪些问题?胰腺癌的化疗方案如何胃癌术后胰瘘选择?丁香园就此专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副院长潘宏铭教授,为大家解答中国胰腺癌诊治的相关问题
早预防方面,我认为要注重饮食和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戒烟、戒酒、忌长期大量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食品,也要避免接触一些有害化学物质,比如家里装修时释放的有害物质
gest研究结果显示,s1单药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不劣于gem单药治疗,两者联合之后疗效有提高,但并没有比单药更好,中位生存时间虽然有提高,但是统计学没太大差异
接下来讲三药联合(folfirinox)是否可行,这个方案统计学差异是明显的,但毒副反应太大我们曾接诊过一个浙江的病人,曾在美国最大的胰腺癌诊治中心接受治疗胰瘘拔管指征,进行三药联合治疗,但是毒副反应太强烈,一个疗程之后就送回来了北京治疗白癜风权威专家西藏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wh/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