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胰瘘专科治疗医院 >> 胰瘘治疗 >> 第三章nbsp第十八节胆石症病人的
一、A1
1、18-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腹腔引流液呈“胆汁”样,应考虑
A、正常引流液
B、低蛋白血症
C、胆瘘
D、胰瘘
E、肠瘘
2、18-形成胆红素结石的主要原因是
A、代谢异常
B、反复胆道感染
C、胆囊功能异常
D、致石基因
E、环境因素
3、18-胆总管下端有阻塞时,T管引出的胆汁为
A、量过多
B、量过少,色深
C、浑浊
D、量少而色淡
E、棕色稠厚而清
4、18-门腔静脉吻合术首要的目的是
A、减少腹水形成
B、降低门静脉压力
C、消除脾功能亢进
D、改善肝功能
E、阻断侧支循环
5、18-关于门脉高压症分流术后护理不正确的是
A、早期起床活动
B、低蛋白饮食
C、使用抗生素
D、忌食过烫食物
E、术后平卧48h
6、18-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炎病人,非手术治疗期间提示需立即做好急诊手术前准备的指征是
A、黄疸进行性加深
B、低血压,意识不清
C、胆囊肿大,有压痛
D、体温升高,脉速
E、细胞计数增高
7、18-下列胆道T管的护理不妥的是
A、妥善固定
B、保持通畅
C、每日按时冲洗
D、每日更换引流瓶
E、记录引流量和性质
8、18-胆道T管引流和腹腔引流管的护理措施,二者不同的是
A、保持引流管通畅
B、每天更换引流瓶
C、观察引流量和性状
D、拨管前夹管观察1~2天
E、引流瓶不得高于引流出口
9、18-胆道T管拔除前夹管期间应注意观察的内容是
A、体温、血压、意识
B、腹痛、血压、体温
C、腹痛、呕吐、体温
D、黄疸、血压、意识
E、腹痛、体温、黄疸
二、A2
1、18-患者女性,41岁。既往有胆结石,晚餐后突然出现中上腹痛,阵发性加剧,频繁呕吐,呕吐物含胆汁,呕吐后腹痛未减轻,化验血淀粉酶为U/L,于今日住院治疗。饮食护理应为
A、禁食
B、少食多餐
C、高脂饮食
D、低蛋白饮食
E、低纤维饮食
2、18-患者男性,35岁。既往有胆结石,今日晚餐后突然出现中上腹痛,阵发性加剧,频繁呕吐,呕吐物含胆汁,呕吐后腹痛未减轻,化验血淀粉酶为U/L。鉴于目前该患者情况,治疗原则应是
A、胃肠减压
B、流食
C、应用吗啡止痛
D、禁用生长抑素类药物
E、禁用抑肽酶
3、18-患者男性,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术后第3天,护士查房时发现T管无胆汁流出,患者诉腹部胀痛。首先应
A、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T管
B、检查T管是否受压扭曲
C、用注射器抽吸T管
D、准备T管造影
E、继续观察,暂不处理
4、18-患者女性,56岁。右上腹刀割样绞痛、发热、黄疸间歇性反复发作,最可能的诊断是
A、胰头癌
B、急性传染性肝炎
C、肝癌
D、胆总管结石
E、阿米巴肝脓肿
5、18-患者女性,45岁,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T管引流液每天均在ml左右,提示
A、胆汁量过少
B、胆汁量正常
C、胆管下端梗阻
D、胆管上端梗阻
E、胆管中部梗阻
6、18-患者女性,35岁,诊断为“肝外胆管结石”,出现重度黄疸及皮肤瘙痒,对皮肤的护理措施不恰当的是
A、温水擦洗皮肤
B、遵医嘱用药
C、保持皮肤清洁
D、防止皮肤损伤
E、可用手抓挠
7、18-男性,50岁。因门静脉高压症进行脾肾分流术,出院时进行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指导最重要的是
A、继续卧床休息
B、服用护肝药物
C、经常服用维生素K
D、少吃脂肪和蛋白质类食物
E、饮食细软,不过烫
8、18-关于门静脉高压症的术后护理错误的是
A、定期监测生命体征
B、观察腹腔引流液的性质及颜色
C、分流术后应取半坐卧位
D、卧床1周
E、观察病人有无意识改变
9、18-女性,8岁,阵发性剑突下钻顶样痛半天,伴恶心呕吐,既往有类似发作史。查体,T37.5℃,剑突下深压痛,无腹肌紧张,拟诊为
A、肝内胆管结石
B、胆道蛔虫病
C、胆总管结石
D、急性胆管炎
E、胆囊结石
10、18-赵先生,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术后第3天,护士查房时发现T管无胆汁流出,病人诉腹部胀痛。首先应
A、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T管
B、检查T管是否受压扭曲
C、用注射器抽吸T管
D、准备T管造影
E、继续观察,暂不处理
一、A1
1、
C
胆瘘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应密切观察,若患者术后腹腔引流引流管流出“胆汁”样液体,结合其他表现如发热、腹胀或腹痛等,应考虑胆瘘的可能。
2、
B
普遍认为胆道感染,特别是大肠埃希杆菌感染,产生细菌源β-葡萄糖醛酸酶,使结合胆红素水解为游离胆红素。在胆道感染时胆管炎性黏液物质增加,凝聚作用增强,加以有钙离子等金属离子的参与,形成以胆红素钙为主的胆管结石。
3、
A
根据胆石症的护理措施,量过少是因为T形管阻塞和肝功能衰竭,量过多是因为胆总管下端阻塞不够通常。此题选A.量过多
4、
B
分流术是通过手术吻合血管的方法,使压力较高的门静脉血液分流到压力较低的腔静脉内,以降低门静脉内压力。
5、
A
分流术后48小时内,病人取平卧位或15°半卧位,翻身动作易轻柔;一般手术后需卧床1周,以防血管吻合口破裂出血。
6、
B
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炎若出现低血压,意识不清,提示病情恶化,可能出现重症胆管炎,应立即手术治疗。
7、
C
胆道T管不可冲洗,以免引起胆管破裂。
8、
D
一般引流管均应注意固定、通畅、观察和记录引流情况,拔管前一般不需要夹管,但T管较为特殊,拔管前需要夹管观察1~2天。
9、
E
拔管指征为:黄疸消退,无腹痛、发热,大便颜色正常;胆汁引流量逐渐减少,颜色呈透明金黄色,无脓液、结石,无沉渣及絮状物,就可以考虑拔管。拔管前先在饭前、饭后各夹管1小时,拔管前1~2天全日夹管,如无腹胀、腹痛、发热及黄疸等症状,说明胆总管通畅,可予拔管。拔管前还要在X线下经“T”形管行胆道造影,造影后必须立即接好引流管,继续引流2~3天,以引流造影剂,减少造影后反应和继发感染,如情况正常,造影后2~3天即可拔管。拔管后:局部伤口用凡士林纱布堵塞,1~2日会自行封闭。拔管后一周内:警惕有无胆汁外漏甚至发生腹膜炎等情况,观察病人体温、有无黄疸和腹痛再发作,以便及时处理。
二、A2
1、
A
血淀粉酶为U/L提示淀粉酶升高,在临床上淀粉酶升高主要见于急性胰腺炎。而急性胰腺炎一个重要的治疗原则就是禁食、胃肠减压,从而减少胰酶分泌使胰腺得到休息。
2、
A
根据患者目前的状况,应该先缓解症状使用胃肠减压。胃肠减压术是利用负压吸引和虹吸的原理,将胃管自口腔或鼻腔插入,通过胃管将积聚于胃肠道内的气体及液体吸出。
3、
B
遇到这样的问题,都应该先检查,查明原因,再实施措施。应检查T管是否受压扭曲。
4、
D
结石堵塞胆管后,胆红素逆流入血,病人出现黄疸。由于黄疸的程度与梗阻的程度、是否继发感染及阻塞的结石是否松动有关,故临床上,黄疸多呈间歇性和波动性变化。病人常伴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如上腹部不适、呃逆、暖气等。当结石阻塞胆管并继发感染时可致典型的胆管炎症状:急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成为Charcot三联症。故本题最佳答案:D
5、
C
胆汁引流一般每天约~ml。量过少可能因“T”形管阻塞或肝功能衰竭所致;量多可能是胆总管下端不够通畅。正常胆汁呈深绿色或棕黄色,较清晰无沉淀物。颜色过淡,过于稀薄(表示肝功能不佳)、混浊(感染)或有泥沙样沉淀(结石)均不正常。
6、
E
题干提示患者诊断为“肝外胆管结石”,出现重度黄疸及皮肤瘙痒,不可用手抓挠,以免发生感染。
7、
E
门静脉高压症病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为预防上消化出血应注意饮食不宜过粗、过硬、过烫。
8、
C
门静脉高压症的术后易出现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放应定期监测生命体征、观察腹腔引流液的性质及颜色、观察病人有无意识改变,术后卧床1周,早期取平卧位或低坡卧位,2~3日后改半卧位。
9、
B
病人为8岁女童,不考虑胆道系统结石,出现阵发性剑突下钻顶样痛半天,伴恶心呕吐,T37.5℃,剑突下深压痛,但无腹肌紧张,说明无腹部炎症,且以往有类似病史,因此首先考虑为胆道蛔虫症。而且,剑突下钻顶样痛就是胆道蛔虫病的特征性症状,要牢记。
10、
B
妥善固定,保持通畅:在改变体位或活动时注意引流管的水平高度不要超过腹部切口高度,以免引流液反流。如观察胆汁引流量突然减少,应注意是否有胆红素沉淀阻塞或蛔虫堵塞,是否管道扭曲、压迫。如有阻塞,可用手由近向远挤压引流管或用少量无菌生理盐水缓慢冲洗,切勿用力推注。
皮肤白癜风中医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