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胰瘘专科治疗医院 >> 胰瘘治疗 >> 进展期胃癌根治术中淋巴结示踪新方法二
前哨淋巴结(sentinellymphnode,SLN)示踪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黑色素瘤、乳腺癌等许多实体瘤的临床实践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已在胃癌领域就SLN示踪技术做出一些初步研究,但多数学者认为:由于进展期胃癌(advancedgastriccancer,AGC)肿瘤较大,正常的淋巴引流系统已被癌细胞破坏,采用常规SLN示踪技术无法找到真正的SLN。故SLN示踪技术仅仅在早期胃癌手术中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对AGC手术意义不大。因此,探索SLN示踪技术在AGC手术中的应用方法,体现SLN示踪技术在AGC手术中的指导作用,是当前胃癌外科SLN研究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二级前哨淋巴结(secondarysentinellymphnode,SSLN)概念,即SSLN是指应用SLN基本检测方法,在AGC转移淋巴结边缘注射示踪剂,标记转移灶以远的淋巴结而获得的SLN。
研究中,作者将例AGC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例于术中肿瘤切除前向第3组淋巴结转移结节边缘注亚甲蓝示踪剂,寻找并切取SSLN进行病理活检,根据SSLN的活检结果进行个体化淋巴结清扫术;B组例直接行标准D2胃癌根治术。对A、B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和生存分析,随访时间4~40个月。通过研究发现:A、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组患者术后1、2、3年累积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前,日本推荐对AGC实施D2淋巴结清扫术。作者认为:在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情况下,D2淋巴结清扫术应作为AGC的标准术式,不建议盲目的行D2+或D3手术;但在有科学依据的情况下,比如在SSLN理论的指导下实施选择性扩大清扫术是有意义的。
作者还指出:对于原发肿瘤旁淋巴结已有转移结节形成的AGC,需从原发灶周边的转移灶注射示踪剂并寻找SSLN,将SSLN切除送检,若SSLN活检阳性,则行D2+SSLN活检阳性区域淋巴结清扫,即D2+或D3胃癌根治术;若SSLN活检阴性,则仅行D2淋巴结清扫术,SSLN活检阴性的D2范围之外的区域淋巴结予以保留。
作者提出的SSLN示踪技术,不仅丰富了SLN理论体系,拓展了SLN示踪技术的应用范围,更为AGC个体化淋巴结清扫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费用是多少白癜风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