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心肝肺肾等传统网红器官,我们往往认为脾脏作用不大,甚至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一些激进的患者,他们认为脾脏毫无作用“顺便切了吧”。其实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脾脏类似于胆囊,虽然不是完全不可替代,但是也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年人的脾长约10cm~12cm,宽6cm~8cm,重约g,大约有一个巴掌大小。脾脏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承担一定的免疫功能,同时也可以清楚衰老的血细胞、抗原以及异物。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机体”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进行胰腺手术的过程中,对于脾脏的态度也是尽量保留,但是位于胰体尾部的恶性肿瘤,则不可避免的带来脾脏的切除。

1.脾切除对身体有影响吗?

要说切脾后对身体的影响,首先要看脾脏的功能。之前我们说到,脾脏的功能有储存血液,清除异物及发挥免疫的作用。切脾后储存血液这个功能没有了,但不会产生什么影响,血液会重新分配。即便有其它免疫系统存在,但脾脏清除异物及发挥免疫的功能消失对机体还是多少有影响的,主要体现在机体免疫力一定程度会下降,相对容易继发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等,所以脾切除后要注意加强防止感染,包括保暖、饮食卫生、个人卫生、适当锻炼等等。还会出现血小板的增高,可能造成一系列严重的血栓性疾病。

2.脾脏切除后为什么血小板会升高?会有什么危险?以后还会正常吗?

脾脏术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血小板增高,这是必然现象,是由脾脏的功能决定的。脾脏是人体的“湿地”,休息、安静时,它涵养血液;运动、失血、缺氧等应激状态时,又将血液补充到血循环中。脾脏还是一个“清道夫”,当血液中出现病菌、抗原、异物、原虫、衰老死亡的细胞,特别是红细胞和血小板时,脾脏中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就会将其吃掉。因此,脾亢时会引起红细胞及血小板的减少,俗称“三系减少(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此外,脾脏还可以制造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免疫物质,发挥免疫作用。所以,切脾后血小板破坏减少,血小板就升高了。当血小板高于正常时,容易发生血栓,要注意预防,可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预防。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增多症可导致一些严重问题,最严重的并发症多见于骨髓增生综合征。如果切除的是功能正常的脾脏,不伴脾亢等(如外伤性脾破裂),术后血小板多不会持续上升,往往在1~3周内降至正常水平。

在看过这两个小问题之后,大家是不是感觉对于脾脏有了初步的认识呢?为了方便广大普通读者的需要,进一步扩大肝胆胰疾病的普及程度和科普力度。在刘荣主任的亲自编纂及指导下,医院肝胆外二科面向肝胆胰疾病的科普读物-肝胆胰外科手术患者问已经问世!本书以易于引起读者共鸣的个问题的问答形式,用生动通俗的语言,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指导,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肝胆胰外科疾病的科普知识。本书共分为“随心所问”、“肝胆相照”和“释胰解难”三个部分,对肝胆胰相关生理知识及疾病诊疗、手术、护理、饮食及康复等问题,做了通俗、实用和专业的解答,并带有一定趣味性。

目前为了方便患者及家属更充分的了解病情及治疗,也为了广大从事肝胆胰疾病诊治的同行借此书宣传科普相关知识,仍然保留了多条渠道,方便大家购买:

1、在门诊就诊的患者可以在科室每周一、三早八点定期开讲的门诊科普讲堂现场购买;

2、已经在病房住院的患者可以在一病区及二病区的护士站现场购买;

3、外地读者可以长按识别如下







































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看的好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zz/889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