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志军,男,毕业于宁夏医科大学,本科,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熟悉普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对外科急腹症治疗有丰富的经验,擅长胃癌、结直肠肿瘤、肛肠疾病的临床诊治,对外科急腹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类复杂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年7
小编说1、考生暂时不需要对答案,以免影响接下来的考试。2、我们发的答案也是网络上收集到的,很多题目和答案并不能保证正确性和准确性,相关答案仅供大家考完试后参考。3、考完后我们将尽可能多的收集相关真题,考生朋友如果有找到完整的真题也可以发给我们。4、后续我们会邀
研究简介1月5日,《临床肿瘤学》(JClinOncol)杂志在线刊发了韩国大样本Ⅲ期临床研究(ARTIST)的最终研究报告,提示胃癌D2根治术后辅助放化疗与单纯标准的卡培他滨和顺铂辅助化疗均能良好耐受,且预防复发的益处相似。研究纳入例接受D2根治术的胃癌患者,
胃癌患者胃大部或全胃切除术后,既要注意营养的补充,还要结合患者自身对饮食耐受情况及胃容量,酌情调整进食量及种类。总之,膳食要营养丰富且易消化,一般情况下,患者应遵循以下原则。1.少食多餐因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仅残留小部分胃或全胃切除后空肠代胃,进食容受量比原来明
近日我院成功完成一例腹腔镜下脾切除术,这标志着我院腹腔镜技术有了质的飞跃,同时也标志着我院为惠民县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图为术前各微创操作孔位置标示图为腹腔镜下所见--巨脾图为腹腔镜下分别用超声刀、hem-o-lok夹、EndoGIA离断脾脏周围血管及脾脏动
患者男,55岁,化学工程师。常规胸片检查发现胸部纵隔及膈肌多发结节,高度怀疑为恶性肿瘤。患者曾有吸烟史,于发病前1年戒烟,曾作为采矿和建筑行业的工程师接触过的石棉等物。既往手术史包括70年代在军队中进行过腹部战伤手术,术中进行了脾切除。80年代中期曾因重症疟疾
概述创伤性脾切除最早由军队外科医师施行,而非创伤性疾病的脾切除系由Quittenbaum()创先。年以后,脾切除术方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脾脏手术频率的增加有4个方面的原因:1、癌手术时常规行脾切除已受到普遍重视和推广;2、选择性近端迷走神经切断术以及Niss
近日,肝胆胰外一科张平教授、石小举主治医师团队在麻醉科及手术室紧密配合下,成功完成了一例3D腹腔镜下脾部分切除术。患者女性,21岁,因体检发现脾脏占位性病变1周入院。术前彩超及CT提示脾脏上级大小约8cm囊性肿物,考虑良性。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评估,术中腹腔镜
萎缩性胃炎是指胃粘膜表面反复受到损害后导致的粘膜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粘膜肌层常见增厚的病理改变。由于腺体萎缩或消失,胃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变薄,并常伴有肠上皮化生,炎性反应及不典型增生。该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失治或迁延转化
选择题:(每题1分,总计分.)1、患者女性,25岁。1型糖尿病,病程3年余,使用胰岛素治疗。近两日出现恶心、呕吐,不能正常进食,突然发生昏迷,测即刻血糖3.3mmol/L。考虑为A.低血糖昏迷B.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C.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昏迷D.高渗性非酮症糖尿
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1、对人工肛门患者护理,下列哪项不妥A、指导患者学会人工肛门护理B、保护腹部切口不使其污染C、用氧化锌软膏保护瘘口周围皮肤D、必要时定期
导语熟知这些危象的处理,抢救再也不必惊慌……垂体危象本危象是垂体功能减退症未经系统、正规激素补充治疗出现的多种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失调,是危及生命的危急重症之一。诊断要点: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遇感染、外伤、手术等应激状态,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低血钠、低血糖)、精
近期,《JAMASurgery》杂志上在线发表了一项研究指出,患者结直肠手术后接受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治疗,术后90天内吻合口瘘的风险增加24%。我们对相关内容整理编译,详情如下:“鉴于其它镇痛方案有效且耐受性较好,这些数据可能足以让一些医生改变现有治
1.正常人肺部的叩诊音(清音)2.左心衰竭早期脉搏表现(交替脉)3.呼吸深大、稍快称为(库斯莫呼吸)4.深昏迷、浅昏迷主要区别(角膜反射和防御反射是否存在)5.皮肤异常干燥见于(脱水)6.面容枯槁、面色苍白或铅灰、表情淡漠、眼眶凹陷称为(危重面容)7.哪种疾病
1消化性溃疡的预后如何?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具有反复发作倾向的慢性病,病程长者可达一、二十年或更长;但经多次发作后不再发作者也不在少数。许多患者尽管一再发作,然始终无并发症发生;也有不少患者症状较轻而不被注意,或不经药物治疗而愈。由此可见,在多数患者,本病的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全球每年新增胃癌患者约,例.死亡患者约,例,其中我国与日本约占56%。目前,胃癌的总体治疗效果仍然不理想,在缺乏有效预防手段的情况下,早期发现和规范化的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到目前为止胃癌的手术治疗在胃癌的治疗中
前哨淋巴结(sentinellymphnode,SLN)示踪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黑色素瘤、乳腺癌等许多实体瘤的临床实践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已在胃癌领域就SLN示踪技术做出一些初步研究,但多数学者认为:由于进展期胃癌(advanc
胃癌患者术前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手术对患者的胃肠动力学产生干扰以及手术本身对机体的打击,导致分解代谢增强,机体往往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明显影响胃癌患者术后的恢复。近几年,随着对胃肠道营养和功能以及肠外营养的并发症的深入研究,肠内营养的作用受到重视。在此基础
来源:医脉通根据发表在《JournaloftheAmericanCollegeofSurgeons》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胃癌患者术中越多淋巴结清扫,术后生存优势越大,但是晚期胃腺癌患者除外。GeorgeA.Poultsides(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癌症中心
导读据了解,中国是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两倍多。至年,中国胃癌的发病率还将以1.6%的幅度攀升。胃癌是中国第二大常见癌症,全球胃癌患者中有超过40%来自中国。近5年来,中国每年新发胃癌40万例,且40%左右的患者在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