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胰瘘专科治疗医院 >> 胰瘘症状 >> 推动ERCP发展2016年中国杭州ER
19岁少女胸痛十多年查不到病因
ERCP诊治后重获新生
19岁的玲玲是聋哑女孩,家住金华。她七八岁时得过胰腺炎,此后就一直有胸痛,却找不到原因。十多年来,她每顿饭都吃得小心翼翼,不能吃肉,只要稍微难消化一点的食物都不能吃;几乎每周都要胸痛一次,走路走得稍微快一点,就会胸闷、胸痛。
父母医院,做了许多检查,可就是查不出病因。这些年来,她最大的希望是能够正常吃饭、走路,像其他孩子一样去学校上课,而这些到了她这里却成了奢望。
前不久,妈妈带着她到树兰(杭州)医院(医院)就诊。
经过多学科讨论,肝胆胰外科郑树森院士考虑玲玲患有胰腺假性囊肿,“CT检查发现,患者同时伴有胸腔囊肿,呈哑铃状,两头大,中间细长绵延,整个长度约十多厘米,怀疑与胰腺囊肿相连。”于是,郑医院李启勇副院长用ERCP检查来明确诊断。
检查结果显示,玲玲的胰液外漏,流入胸腔,形成囊肿,导致她长期胸痛胸闷。确诊后,郑树森院士给出了治疗方案——在胰腺管放一个支架,越过瘘口,让胰腺分泌出的胰液可以流入到肠胃帮助消化,而不外流到胸腹腔。
李启勇副院长为玲玲做了内镜下支架置入手术,支架置管成功。上周,玲玲回院检查,李副院长和吴卫林主任医师看了复查结果,病情没有复发,证明病症找对了,玲玲的胰瘘可能是七八岁时胰腺炎后导致的后遗症,但是胰液一般都会聚集在腹腔,像她这样上漏至胸腔的非常少见。
正如上述案例所述,ERCP技术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成为诊治肝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
90年代初,当国内ERCP诊治尚局限于消化内科医师操作时,郑树森院士已将目光投向该领域。在郑院士的领导下,浙江省的外科ERCP水平不断提高,培养了一大批技艺高超的ERCP人才。浙大一院肝胆胰外科中心年成为首批全国19家中国ERCP技术标准化人才培训基地,医院副院长李启勇担任该基地主任。
旨在加强省内外科同道的交流协作
促进ERCP诊治技术的发展
普及ERCP在外科的进一步应用
年11月26日,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由树兰(杭州)医院(医院)、浙大一院肝胆胰外科牵头举办的“年中国·杭州ERCP内外科联合诊疗高峰论坛”、“浙江省第四届外科ERCP研讨会”、“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ERCP在肝胆胰诊治中的应用进展》学习班”在树兰(杭州)医院隆重召开。
ERCP研讨会大咖云集
携手促进外科手术的发展
近年来,浙江省的外科ERCP医师人才辈出且技艺高超,逐渐成为ERCP技术的中坚力量。本次研讨会上,ERCP大咖云集,星光熠熠。
莅临本次会议的有全国最大、最强的14家外科ERCP中心(全国内镜外科临床多中心研究联盟)主任及其团队成员,以及浙江省内主要的外科ERCP医生团队,浙江省医学会ERCP学组组长张筱凤教授受邀参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树兰(杭州)医院CEO郑杰、树兰(杭州)医院副院长李启勇代表院方对远道而来的嘉宾和参与本次学习班的进修医生们表示欢迎并致辞。
本次研讨会上,李汛主任阐述《迟发性医源性胆道并发症的内镜外科治疗策略》的学术分享;张筱凤教授分享《ERCP穿孔并发症的诊治经验》;李启勇院长介绍《单人操作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技术》;吴卫林主任提供《ERCP疑难病例MDT讨论》,现场“干货”连连,受到学习班医生同仁的热烈欢迎。
另外,各位专家教授言简意赅,以案例为切入点,围绕ERCP技术中心,与在场的同仁们共同探讨ERCP在临床中的运用技巧以及近年来在实际应用中的切身体会,受到现场医生朋友的强烈反响。
作者:朱泽谢晨
编辑:邹芸
“年中国·杭州ERCP内外科联合诊疗高峰论坛”医院周年高峰论坛系列活动之一,北京有哪些好的白癜风医院治疗白癜风第一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by/6507.html